延宕了幾天,趁著莊詹雙打決賽、王建民先發,
馬上動筆...
先說明一下動機,
去年五月底與智障大俠便來到富士山五合目(整座山分成十合目),
當時只是匆匆停留半個小時,(光車程就兩個多小時啦...)
拍了幾張不太像樣的照片便不捨地搭上觀光巴士下山,
對於這日本聖山的印象,停留在大家所認識的藍色背景與白色山頂(明信片一堆)...
然而,停留的時間越是短暫越是激起智障的鬥志與決心,
回到台灣後發現了富士山真的可以攻頂,(約每年的七、八月份)
還有大俠積極整理出富士山完全攻略,
一切要素漸漸具備,
趁著今年考完國考的興奮情緒就出發啦~
其實我是沒有任何實際登山經驗,(陽明山、阿里山不算啦)
更別說攻頂、綜走,
至於隊友大俠也只有爬過台灣一座沒啥名氣的山(還失敗了,可恥),
經驗最豐富的宜潔則是有戰勝過台灣第一高峰『玉山』的華麗紀錄...
年輕人除了靠一股拼勁,
我們也不會傻到去山上送死,
自己的經驗不足,
卻可以站在別人的肩膀上看到成功的機會,
最重要的莫過於『裝備』,
介紹如下:

1.背包:大大小小都可以,重點是要帶的東西得裝的下,
像我是跟堂弟借了個Jansport來用,
專業點可以買登山專用的防水、省力背包...
建議:沒現成的登山專用背包將就點也行。

2.登山杖:我們是從台灣帶去,(跟宜潔爸爸借的,後來被用壞兩隻...)
如果講究紀念性質,可以在五合目買木棍(¥1000)
但要注意的是木棍無法伸縮,
在七合目八合目之間的攀爬路段有點影響...
木棍的價格是隨著高度倍增,
所以有興趣者最好在五合目就掏錢解決...
而烙印是在每個合目有商家服務(好像是¥200),
這部份我就不太清楚啦...
建議:依據本次心得,除非有蒐集紀念品的嗜好,
個人還是推薦可伸縮型的登山杖...

3.帽子:出發前一天在士林買的,
找半天都找無登山用品店(後來發現中正路很多家),
後來在一間日本服飾店買到...(台幣將近六百元)
這種毛帽屬於保溫用途為主,
對於山路上的陣陣寒風實在沒啥錄用,
讓我下山後頭痛了好幾天哩...
建議:毛帽+防風帽(毛帽外面罩另外一層)

4.手套:也是出發前在師大附近的登山用品社購買,
看了看標籤,是『Wind Stopper』,
應該就是有防風功能,
防潑水的部份就普普啦...(到山頂有深刻體會)
另外還帶了個工人在用的麻布手套,
本來是為了攀爬石頭時用(磨壞不會捨不得),
後來卻變成上面那個防風手套濕調後的替代保命工具...
建議:有錢就買防水加防風的,
想省coco就參考我的方式吧。


5.護膝:下山專用,
多年來的排球訓練,
我跟大俠的膝蓋都用的差不多啦,
這回可是很謹慎的帶了兩個護膝,
用來面對下山時的重重考驗。
其中一個彈性較佳(但已隨著連年征戰有點鬆弛),
另一個則是保暖性較好的羊毛護膝。
建議:要帶護膝,甚至護踝也要。

6.鞋子:登山當然要穿登山鞋,
但以我與大俠該死的習慣,
還是都穿了排球鞋出發....
最後很不意外的,
我的那雙報銷,也在我們下山後離開我們~
建議:還是抓地力好的登山鞋合適,有錢的話。

7.圍巾:保暖保命專用,
不過在山頂上也是整個濕掉,
後來改用毛巾替代。
建議:帶兩條。
8.頭燈:本來要用手電筒,
好在後來有聽專業建議改用頭燈,
因為一隻手得拿登山杖,
如果另一手需用來拿手電筒(晚上一定需要燈光),
那遇到需要手扶的路段就糟糕啦...
這個頭燈是在大潤發買到,
三個LED燈泡外加氦氣(不知道可以幹麼),
價格約四百多塊台幣。
另外還有逛到那種只有一個LED燈泡的mini type,
不建議購買(亮度不足且價格差不多)。
建議:帶頭燈,並於出發前確認亮度,
還有,記得備用電池。

9.雨衣:重要!
本來以為是備用,
且出發時天氣狀況良好,
但接近山頂上瞬間濃霧瀰漫,
整個身體從頭濕到腳底,
加上山上氣溫極低,
沒有雨衣,極有可能成為山頂凍死骨。
建議:一定要帶,最好是比較厚的那種,
這樣可以同時有保暖作用。

10.衣褲:保暖衣服也不能少,
但是太多行李反而會因為背包太重而消耗體力,
這點得自己斟酌。
外套方面是穿上kappa外套,
雖然不像Gortex那般完美,
但他的保暖、防風、防水作用已經綽綽有餘。
褲子也是類似的材質。
建議:有錢就Gortex解決,
省錢就東拼西湊有基本功能(保暖、防風、防水)也可以。


11.乾糧:大俠宜潔從台灣帶了七七乳加和香蔥餅乾,
後來還有大姑出發前在新宿車站幫我們買的日本合菓子。
乍聽之下帶那些銅鑼燒、小蛋糕上山很蠢,
但事實證明,在山上只會想吃這種有點水分的食物...
建議:就合菓子和七七乳加吧,別忘了水...
配備結束,
就來當晚的重點紀錄吧...
在新宿車站西口的對面馬路有個賣票站,

網路上會查到有一堆『京王高速巴士』、『富士急行』、『小田急』等巴士,
後來發現他們好像都整合在一塊了,
最後我們就是在那個售票站買了來回票(¥5200),
去程因為下午五點五十的賣光?!
於是改搭七點五十出發的班次,
回程則是保守的買了下午三點的票...

從新宿車站到五合目河口湖登山口共約兩個半小時。
到五合目約十點多,

與眾登山客在一間紀念品店裡的換裝完畢,
不過我們動作慢了些,

出發時旁邊已經沒有什麼人影,
好在登山口就在不遠處,

大伙整裝完畢,合照後就動身啦...
剛開始狀況好到不行,


隨然走沒幾步就停下來吃東西、拍照,
但整體移動速度算是相當快,
穿越一開始的森林、砂石之字路(起碼10折),

便來到七合目啦(走河口湖登山口沒有六合目)。

七合目就有個小旅館與商店,
賣著水、食物、酸素(氧氣),也提供住宿休息,


不過當時只有吃個零食拍拍照就繼續前進...。
七合目到八合目就不是開玩笑的啦,
原本用來增加沙石地阻力的登山杖必須縮短,
因為這段路途是需要抓住岩石或鐵鍊的偏陡峭類型,
隨著高度增加,
呼吸心跳開始加速,
配合雙手的輔助,
抵達八合目時大家以氣喘吁吁。
八合目由好幾個休息站組合而成,
每抵達一站就希望他寫著九合目或山頂到了,

偏偏看到的都是讓人害怕的『八合目xxx』...一整個心寒...
此時我已經是硬撐的狀態,

宜潔體力也有點透支而慢了下來,


大俠留在後面陪宜潔慢慢前進,
我則是背著越來越輕的背包持續往上(食物與水慢慢被吃掉)。

印象中到八合目的開端是凌晨三點,
那裡的告示牌寫著抵達山頂還需要兩個小時,
雖然不確定他是以怎樣的速度去預測,
但算了算到達山頂約五點也差不多快要日出,

也因此從八合目開始我在每站停留的時間都逐漸縮短,
希望能趕上『御來光』(無聊日本人對於富士山頂日出的別稱)...
越接近山頂赫然發現周圍的人越來越多,
甚至誇張到得排隊前進的程度,
我連頭燈都關了也能看到路(大家都有燈,很亮),
停停走走的狀態讓人不由得擔心起會來不及看到日出,
此外八合目以上都有三千四百公尺的高度,
即使走兩步就會停下來休息好幾分鐘,
依舊會不自主的喘個不停...
就這樣在山路上排著人龍緩慢前進,
隨著天色逐漸亮起,
當時雖然周遭都是霧氣,
依舊能感受到大家不時望向前方的人龍,
到後來還有不少人抄近路,
改走旁邊險惡許多的路線上山,
畫面相當驚險....
天空不知不覺已亮成一片,

不知道經過幾個八合目休息站,
連九合目的影子都沒看到,
還想看什麼鬼御來光,
腳下一面緩速前進,,
心理漸漸做好沒看成日出的準備,
此時身體已被重重的山嵐溼透,
感覺身上裝備與背著的行李似乎吸足了水分,
腳步跟著沈重許多,
被濃霧限制的視線更給人無比失落感與無力,
看不到終點的登山路顯得漫長無比....
就在身體與心理狀況都跌落谷底的同時,

眼前赫然出現一個日本神社大門,

往旁邊石碑一看,(有點霧...)

竟然寫著『富士山頂xxxx』,
再看了幾次,



成功啦!!!!!!!!!!!!!!!!!!!!!!!!!!!!!!!!!!!
(原來河口湖登山道也沒有九合目這一站)
近乎不可思議的完成富士山攻頂,
雖然沒有華麗的日出,

雖然附近只有人擠人的泥巴路,

雖然霧大到看不見山下的風景(應該說只看的到旁邊的人),
但那種成功的痛快感受讓我在拍玩幾張照片後整個人虛脫了,

攤坐在山頂烙印商店的門口階梯,
哪管地上是爛泥還是人潮進出的通道,
『我沒力了,我只想休息』

即使又冷(超冷狂發抖)又餓,
也只是癱在那個爛泥上,
享受不必繼續爬山的完全放鬆瞬間.......
就在爛泥地上休息了好一會,
因為沒有持續運動體溫開始下降,
身體抖到不行 終於在附近找到一間可以坐著休息的店面,
雖然門口寫著菜單,
老闆賣著熱飲料、拉麵,
但當時我想都沒想就找個空位坐下來發抖....
當時的抖是一陣一陣的,
大概是每抖一次就會產生一些能量,
但那一丁點熱量一下子就逸失到冰冷的山頂空氣裡,
我就這樣有點規律的抖著...等著大俠他們抵達....
我就這樣睡著了....
回想起來,
當時隨時都有可能會失溫而死,
且以周遭的環境來看,
就算死了也不會馬上有人發現...
不知隔了多久,
半夢半省間,隱約聽見有人呼喚著『魷魚~魷魚~』
但我無力睜開眼確認音源,
更甭提走出去把他們叫住。
宜潔他們也攻頂了,
好在我是坐在商店靠窗戶的地方,
後來被宜潔發現我的存在;
看到大俠宜潔讓我的精神稍微振奮了些,
他們的狀況絕對沒有比我好到哪去,
在山頂點了個很不便宜的味噌拉麵(¥800),
料理本身只有日本超市泡麵的等級,
但好吃的程度和那種暖到心理的感覺卻是什麼都比不上的喔!(這段太累太餓太冷所以沒照相)
趁著喝完湯體溫回升,

(冷的要命還硬要打赤膊拍照證明有點熱...可惜當時表情裝不來)
在店裡換上乾衣服、乾手套,
雨衣也是在那時開始使用,

頭一次覺得雨衣的不透氣功能很棒,可以保暖....
當時時間約早上七點,
觀察了一下山頂的天氣狀況,很糟,
風大雨大只有太陽不大,(好在是亮的)
濃霧瀰漫能見度低的離譜,

氣溫約攝氏五度,
看看身上的裝備大半都濕掉了,
更慘的是聽到路人謠傳有颱風來襲...(下山後證實是錯誤消息)
種種不利因子,
腦海裡快速閃過社會新聞裡登山客掛點的恐怖畫面,
心理盤算著當時的下山存活率大概只有七成,
但考慮到颱風問題,還是越早下山越是保險,
再度整理好裝備,
跟麵店老闆(算是救命恩人了)問清楚比較適合的下山路線就趕緊動身...
下山一開始走的路線是『須走口下山道』(聽名字也知道要走這條),
依照老闆的建議是從山頂走須走口到八合目,
再轉回原本的河口湖登山道。

須走口和河口湖登山道最大差別在於他是由無窮盡的火山泥之字路組成,
好處是坡度較緩,難度較低,
依照物理學能量守恆定律,
就可以知道缺點是耗費時間多,路徑大幅增加,耐心會用光...
此外下山的痛苦程度普遍高於上山,

關鍵就在於膝蓋與腳踝的負荷程度。
一開始只掛心氣候不佳可能會有山難,
所以走起這個無聊的須走口不會太感排斥,

沒想到幾個轉折之後,
突然放晴,


極遠處的富士五湖美景從雲朵間探出頭,
久違的陽光穿透了較薄的雲層,

形成一幅置身天堂般的不可思議畫面,
坐在須走口登山道喘口氣休息片刻,

欣賞著山腳下距離我們幾千公尺的人間仙境,
忘了上山時的高山症發作,
忘了山頂上抖個不停的惡劣氣候,
雲 漸漸散去,
富士五湖被我們胡亂指一番,
已分不清是綠色稻田,
還是天水連成的一片藍......

中途還遇到另一組搞笑人馬,

用網球拍當登山杖,
據大俠觀察那傢伙每次照相都有不一樣的網球揮拍姿勢作為陪襯,
幽默的對話拉近語言造成的距離,
還請他幫我們三個拍了張難得的合照...(沒有腳架啦)

須走口雖然必須走,
但慢的離譜的下降速度早揮霍光我們原本就很少的耐心,
在敢死隊長大俠帶領下,

選擇直接抄捷徑走直線下山,(一次橫越三四個路段)
這捷徑不是蓋的,

快到連垃圾車司機都忍不住停下來罵我們『八嘎壓囉』,(去你的日本垃圾王)
最後我還以一個超完美姿勢滑進一顆石頭旁(當作煞車用,不然會直接滾下山),
速度之快讓另一個原本在石頭旁喘不過氣的日本人整個人嚇到跳起來,
那個爆笑畫面讓人永生難忘...
該嘗試的下山法都用了,

痛到爆炸的膝蓋腳踝也早已宣告罷工,
為了加速回到五合目的速度,
一致決議改走回原本的河口湖登山道(中間有經過另一個下山道,名字我忘了)。
人家都說是登山道,
就表示不是給你下山用,
果然難度頗高,
想像原本需要雙山攀抓岩石才能爬上去的山路,
竟然要改成下山,
所以除了一般登山動作外,
高空垂降、空中翻身、老漢推車(?!)等特殊姿勢都派上用場....
河口湖登山道陡峭的多,
下山起來時間卻也節省不少,
但崎嶇的山道也耗光大伙殘存的體力,
總算來到親切的七合目休息站,
像狗勞賽完一樣癱坐在那....
為甚麼說七合目親切,
因為聽起來離五合目很近,
加上昨天剛出發體力全滿,
完全不記得五合目七合目之間的距離...(天大的錯誤!!)
抱持著轉個兩折就回到下車的地方,
富士山給我們的回應卻是另一個永無止盡的之字路,
崩潰邊緣的三個人,
鬼扯般胡說八道來轉移雙腳的疼痛與麻木感,
謾罵沿路看到的登山客,(中文,of course)
揚言下山後要放把火燒了沿路看到的休息站,
大俠甚至計畫著明年再來爬一次的瘋狂念頭,
宜潔則是每走十步就要宣告一遍他的腳筋會斷掉....
我除了嘴巴唸唸有詞,
身體狀況差到已經出大太陽很久我還是穿著雨衣...
一堆亂七八糟的垃圾念頭佔滿了那段下山路途,
鼓舞彼此的勉勵加油聲、八卦故事分享,
還有狂罵那些在網路上寫說爬富士山多容易多輕鬆的混蛋自大狂......
擦身而過的登山客越來越多,
有輕裝前進的外國妞,
白髮蒼蒼日本老阿嬤,
年輕父母帶著只有小學年紀的小朋友全家出遊(這是個好選擇嗎?),
還有那種類似觀光團要整批上山的瘋狂族群,
我用了最痛苦的表情暗示他們改變心意,
但晴朗的天氣與御來光的致命吸引力讓他們忽略了我的聲聲呼喚(中文)。
心想著,
可悲的人們,
是無遠弗屆的網路給了他們錯誤的訊息,
還是人類心底最深層的慾望遮蔽了眾人視線......
和狗屎一樣臭的奇怪思想讓我有點忘記腳下的沈重感,
突然發覺五合目不遠了....
最後一陣衝刺,(宜潔的最後爆發力不是蓋的)
總算回到五合目啦.....
喘了相當久才慢慢恢復平靜,
看了看時間大概花了將近6小時才從山頂下來。(上山則是約七個小時)
而我們預定的回程班次為下午三點,(當時是一點)
拖著爆炸邊緣的屍體回到一開始出發的休息站,

用看起來像水龍頭漏水的超弱水流擦澡,(我連泡了整晚水的臭腳都洗啦)


(我們沒有付錢,當然)
三個人算是撿回條命,

如釋重負後不小心就在旁邊的餐桌上睡著....
後來還被掃地小妹叫醒...
或許是陰陽兩虛,
中午的五合目明明有陽光,
卻讓人冷的直哆嗦,

我們在售票亭旁曬著不太溫暖的太陽等著回程巴士到來....
沒記錯的話,
在車上雖然身心俱疲,
我卻沒睡著,

回想著過去18個小時幹得種種瘋狂舉動,
腦海裡盤算著回台灣後要怎麼還原真相,
讓往後的人們 別再重蹈我們的悲慘覆轍啦.......

富士山攻略大致完成,我們的骯髒冒險之旅才剛開始,
像那天晚上搭夜車上北海道,
不但持續沒洗澡,還發生了凌晨趕火車爆笑事件......

哈哈,
現在安穩的坐在電腦前,
喇叭播放著我聽不懂的古典音樂,
老媽皮皮逼逼在身旁呼呼大睡,
身體是剛洗完澡的完美狀態,
實在很難相信幾個星期前和大俠宜潔還在遙遠的富士山頂求生。
在心底盤算這輩子再也不要碰登山這種鬼玩意,
然而,回憶都是美麗的,
連最深層的痛苦都被我們用歷練之名美化...
讓這篇不知有無一萬字的小遊記,
作為我們都年輕過的最佳見證....
馬上動筆...
先說明一下動機,
去年五月底與智障大俠便來到富士山五合目(整座山分成十合目),
當時只是匆匆停留半個小時,(光車程就兩個多小時啦...)
拍了幾張不太像樣的照片便不捨地搭上觀光巴士下山,
對於這日本聖山的印象,停留在大家所認識的藍色背景與白色山頂(明信片一堆)...
然而,停留的時間越是短暫越是激起智障的鬥志與決心,
回到台灣後發現了富士山真的可以攻頂,(約每年的七、八月份)
還有大俠積極整理出富士山完全攻略,
一切要素漸漸具備,
趁著今年考完國考的興奮情緒就出發啦~
其實我是沒有任何實際登山經驗,(陽明山、阿里山不算啦)
更別說攻頂、綜走,
至於隊友大俠也只有爬過台灣一座沒啥名氣的山(還失敗了,可恥),
經驗最豐富的宜潔則是有戰勝過台灣第一高峰『玉山』的華麗紀錄...
年輕人除了靠一股拼勁,
我們也不會傻到去山上送死,
自己的經驗不足,
卻可以站在別人的肩膀上看到成功的機會,
最重要的莫過於『裝備』,
介紹如下:
1.背包:大大小小都可以,重點是要帶的東西得裝的下,
像我是跟堂弟借了個Jansport來用,
專業點可以買登山專用的防水、省力背包...
建議:沒現成的登山專用背包將就點也行。
2.登山杖:我們是從台灣帶去,(跟宜潔爸爸借的,後來被用壞兩隻...)
如果講究紀念性質,可以在五合目買木棍(¥1000)
但要注意的是木棍無法伸縮,
在七合目八合目之間的攀爬路段有點影響...
木棍的價格是隨著高度倍增,
所以有興趣者最好在五合目就掏錢解決...
而烙印是在每個合目有商家服務(好像是¥200),
這部份我就不太清楚啦...
建議:依據本次心得,除非有蒐集紀念品的嗜好,
個人還是推薦可伸縮型的登山杖...
3.帽子:出發前一天在士林買的,
找半天都找無登山用品店(後來發現中正路很多家),
後來在一間日本服飾店買到...(台幣將近六百元)
這種毛帽屬於保溫用途為主,
對於山路上的陣陣寒風實在沒啥錄用,
讓我下山後頭痛了好幾天哩...
建議:毛帽+防風帽(毛帽外面罩另外一層)
4.手套:也是出發前在師大附近的登山用品社購買,
看了看標籤,是『Wind Stopper』,
應該就是有防風功能,
防潑水的部份就普普啦...(到山頂有深刻體會)
另外還帶了個工人在用的麻布手套,
本來是為了攀爬石頭時用(磨壞不會捨不得),
後來卻變成上面那個防風手套濕調後的替代保命工具...
建議:有錢就買防水加防風的,
想省coco就參考我的方式吧。
5.護膝:下山專用,
多年來的排球訓練,
我跟大俠的膝蓋都用的差不多啦,
這回可是很謹慎的帶了兩個護膝,
用來面對下山時的重重考驗。
其中一個彈性較佳(但已隨著連年征戰有點鬆弛),
另一個則是保暖性較好的羊毛護膝。
建議:要帶護膝,甚至護踝也要。
6.鞋子:登山當然要穿登山鞋,
但以我與大俠該死的習慣,
還是都穿了排球鞋出發....
最後很不意外的,
我的那雙報銷,也在我們下山後離開我們~
建議:還是抓地力好的登山鞋合適,有錢的話。
7.圍巾:保暖保命專用,
不過在山頂上也是整個濕掉,
後來改用毛巾替代。
建議:帶兩條。
8.頭燈:本來要用手電筒,
好在後來有聽專業建議改用頭燈,
因為一隻手得拿登山杖,
如果另一手需用來拿手電筒(晚上一定需要燈光),
那遇到需要手扶的路段就糟糕啦...
這個頭燈是在大潤發買到,
三個LED燈泡外加氦氣(不知道可以幹麼),
價格約四百多塊台幣。
另外還有逛到那種只有一個LED燈泡的mini type,
不建議購買(亮度不足且價格差不多)。
建議:帶頭燈,並於出發前確認亮度,
還有,記得備用電池。
9.雨衣:重要!
本來以為是備用,
且出發時天氣狀況良好,
但接近山頂上瞬間濃霧瀰漫,
整個身體從頭濕到腳底,
加上山上氣溫極低,
沒有雨衣,極有可能成為山頂凍死骨。
建議:一定要帶,最好是比較厚的那種,
這樣可以同時有保暖作用。
10.衣褲:保暖衣服也不能少,
但是太多行李反而會因為背包太重而消耗體力,
這點得自己斟酌。
外套方面是穿上kappa外套,
雖然不像Gortex那般完美,
但他的保暖、防風、防水作用已經綽綽有餘。
褲子也是類似的材質。
建議:有錢就Gortex解決,
省錢就東拼西湊有基本功能(保暖、防風、防水)也可以。
11.乾糧:大俠宜潔從台灣帶了七七乳加和香蔥餅乾,
後來還有大姑出發前在新宿車站幫我們買的日本合菓子。
乍聽之下帶那些銅鑼燒、小蛋糕上山很蠢,
但事實證明,在山上只會想吃這種有點水分的食物...
建議:就合菓子和七七乳加吧,別忘了水...
配備結束,
就來當晚的重點紀錄吧...
在新宿車站西口的對面馬路有個賣票站,
網路上會查到有一堆『京王高速巴士』、『富士急行』、『小田急』等巴士,
後來發現他們好像都整合在一塊了,
最後我們就是在那個售票站買了來回票(¥5200),
去程因為下午五點五十的賣光?!
於是改搭七點五十出發的班次,
回程則是保守的買了下午三點的票...
從新宿車站到五合目河口湖登山口共約兩個半小時。
到五合目約十點多,
與眾登山客在一間紀念品店裡的換裝完畢,
不過我們動作慢了些,
出發時旁邊已經沒有什麼人影,
好在登山口就在不遠處,
大伙整裝完畢,合照後就動身啦...
剛開始狀況好到不行,
隨然走沒幾步就停下來吃東西、拍照,
但整體移動速度算是相當快,
穿越一開始的森林、砂石之字路(起碼10折),
便來到七合目啦(走河口湖登山口沒有六合目)。
七合目就有個小旅館與商店,
賣著水、食物、酸素(氧氣),也提供住宿休息,
不過當時只有吃個零食拍拍照就繼續前進...。
七合目到八合目就不是開玩笑的啦,
原本用來增加沙石地阻力的登山杖必須縮短,
因為這段路途是需要抓住岩石或鐵鍊的偏陡峭類型,
隨著高度增加,
呼吸心跳開始加速,
配合雙手的輔助,
抵達八合目時大家以氣喘吁吁。
八合目由好幾個休息站組合而成,
每抵達一站就希望他寫著九合目或山頂到了,
偏偏看到的都是讓人害怕的『八合目xxx』...一整個心寒...
此時我已經是硬撐的狀態,
宜潔體力也有點透支而慢了下來,
大俠留在後面陪宜潔慢慢前進,
我則是背著越來越輕的背包持續往上(食物與水慢慢被吃掉)。
印象中到八合目的開端是凌晨三點,
那裡的告示牌寫著抵達山頂還需要兩個小時,
雖然不確定他是以怎樣的速度去預測,
但算了算到達山頂約五點也差不多快要日出,
也因此從八合目開始我在每站停留的時間都逐漸縮短,
希望能趕上『御來光』(無聊日本人對於富士山頂日出的別稱)...
越接近山頂赫然發現周圍的人越來越多,
甚至誇張到得排隊前進的程度,
我連頭燈都關了也能看到路(大家都有燈,很亮),
停停走走的狀態讓人不由得擔心起會來不及看到日出,
此外八合目以上都有三千四百公尺的高度,
即使走兩步就會停下來休息好幾分鐘,
依舊會不自主的喘個不停...
就這樣在山路上排著人龍緩慢前進,
隨著天色逐漸亮起,
當時雖然周遭都是霧氣,
依舊能感受到大家不時望向前方的人龍,
到後來還有不少人抄近路,
改走旁邊險惡許多的路線上山,
畫面相當驚險....
天空不知不覺已亮成一片,
不知道經過幾個八合目休息站,
連九合目的影子都沒看到,
還想看什麼鬼御來光,
腳下一面緩速前進,,
心理漸漸做好沒看成日出的準備,
此時身體已被重重的山嵐溼透,
感覺身上裝備與背著的行李似乎吸足了水分,
腳步跟著沈重許多,
被濃霧限制的視線更給人無比失落感與無力,
看不到終點的登山路顯得漫長無比....
就在身體與心理狀況都跌落谷底的同時,
眼前赫然出現一個日本神社大門,
往旁邊石碑一看,(有點霧...)
竟然寫著『富士山頂xxxx』,
再看了幾次,
成功啦!!!!!!!!!!!!!!!!!!!!!!!!!!!!!!!!!!!
(原來河口湖登山道也沒有九合目這一站)
近乎不可思議的完成富士山攻頂,
雖然沒有華麗的日出,
雖然附近只有人擠人的泥巴路,
雖然霧大到看不見山下的風景(應該說只看的到旁邊的人),
但那種成功的痛快感受讓我在拍玩幾張照片後整個人虛脫了,
攤坐在山頂烙印商店的門口階梯,
哪管地上是爛泥還是人潮進出的通道,
『我沒力了,我只想休息』
即使又冷(超冷狂發抖)又餓,
也只是癱在那個爛泥上,
享受不必繼續爬山的完全放鬆瞬間.......
就在爛泥地上休息了好一會,
因為沒有持續運動體溫開始下降,
身體抖到不行 終於在附近找到一間可以坐著休息的店面,
雖然門口寫著菜單,
老闆賣著熱飲料、拉麵,
但當時我想都沒想就找個空位坐下來發抖....
當時的抖是一陣一陣的,
大概是每抖一次就會產生一些能量,
但那一丁點熱量一下子就逸失到冰冷的山頂空氣裡,
我就這樣有點規律的抖著...等著大俠他們抵達....
我就這樣睡著了....
回想起來,
當時隨時都有可能會失溫而死,
且以周遭的環境來看,
就算死了也不會馬上有人發現...
不知隔了多久,
半夢半省間,隱約聽見有人呼喚著『魷魚~魷魚~』
但我無力睜開眼確認音源,
更甭提走出去把他們叫住。
宜潔他們也攻頂了,
好在我是坐在商店靠窗戶的地方,
後來被宜潔發現我的存在;
看到大俠宜潔讓我的精神稍微振奮了些,
他們的狀況絕對沒有比我好到哪去,
在山頂點了個很不便宜的味噌拉麵(¥800),
料理本身只有日本超市泡麵的等級,
但好吃的程度和那種暖到心理的感覺卻是什麼都比不上的喔!(這段太累太餓太冷所以沒照相)
趁著喝完湯體溫回升,
(冷的要命還硬要打赤膊拍照證明有點熱...可惜當時表情裝不來)
在店裡換上乾衣服、乾手套,
雨衣也是在那時開始使用,
頭一次覺得雨衣的不透氣功能很棒,可以保暖....
當時時間約早上七點,
觀察了一下山頂的天氣狀況,很糟,
風大雨大只有太陽不大,(好在是亮的)
濃霧瀰漫能見度低的離譜,
氣溫約攝氏五度,
看看身上的裝備大半都濕掉了,
更慘的是聽到路人謠傳有颱風來襲...(下山後證實是錯誤消息)
種種不利因子,
腦海裡快速閃過社會新聞裡登山客掛點的恐怖畫面,
心理盤算著當時的下山存活率大概只有七成,
但考慮到颱風問題,還是越早下山越是保險,
再度整理好裝備,
跟麵店老闆(算是救命恩人了)問清楚比較適合的下山路線就趕緊動身...
下山一開始走的路線是『須走口下山道』(聽名字也知道要走這條),
依照老闆的建議是從山頂走須走口到八合目,
再轉回原本的河口湖登山道。
須走口和河口湖登山道最大差別在於他是由無窮盡的火山泥之字路組成,
好處是坡度較緩,難度較低,
依照物理學能量守恆定律,
就可以知道缺點是耗費時間多,路徑大幅增加,耐心會用光...
此外下山的痛苦程度普遍高於上山,
關鍵就在於膝蓋與腳踝的負荷程度。
一開始只掛心氣候不佳可能會有山難,
所以走起這個無聊的須走口不會太感排斥,
沒想到幾個轉折之後,
突然放晴,
極遠處的富士五湖美景從雲朵間探出頭,
久違的陽光穿透了較薄的雲層,
形成一幅置身天堂般的不可思議畫面,
坐在須走口登山道喘口氣休息片刻,
欣賞著山腳下距離我們幾千公尺的人間仙境,
忘了上山時的高山症發作,
忘了山頂上抖個不停的惡劣氣候,
雲 漸漸散去,
富士五湖被我們胡亂指一番,
已分不清是綠色稻田,
還是天水連成的一片藍......
中途還遇到另一組搞笑人馬,
用網球拍當登山杖,
據大俠觀察那傢伙每次照相都有不一樣的網球揮拍姿勢作為陪襯,
幽默的對話拉近語言造成的距離,
還請他幫我們三個拍了張難得的合照...(沒有腳架啦)
須走口雖然必須走,
但慢的離譜的下降速度早揮霍光我們原本就很少的耐心,
在敢死隊長大俠帶領下,
選擇直接抄捷徑走直線下山,(一次橫越三四個路段)
這捷徑不是蓋的,
快到連垃圾車司機都忍不住停下來罵我們『八嘎壓囉』,(去你的日本垃圾王)
最後我還以一個超完美姿勢滑進一顆石頭旁(當作煞車用,不然會直接滾下山),
速度之快讓另一個原本在石頭旁喘不過氣的日本人整個人嚇到跳起來,
那個爆笑畫面讓人永生難忘...
該嘗試的下山法都用了,
痛到爆炸的膝蓋腳踝也早已宣告罷工,
為了加速回到五合目的速度,
一致決議改走回原本的河口湖登山道(中間有經過另一個下山道,名字我忘了)。
人家都說是登山道,
就表示不是給你下山用,
果然難度頗高,
想像原本需要雙山攀抓岩石才能爬上去的山路,
竟然要改成下山,
所以除了一般登山動作外,
高空垂降、空中翻身、老漢推車(?!)等特殊姿勢都派上用場....
河口湖登山道陡峭的多,
下山起來時間卻也節省不少,
但崎嶇的山道也耗光大伙殘存的體力,
總算來到親切的七合目休息站,
像狗勞賽完一樣癱坐在那....
為甚麼說七合目親切,
因為聽起來離五合目很近,
加上昨天剛出發體力全滿,
完全不記得五合目七合目之間的距離...(天大的錯誤!!)
抱持著轉個兩折就回到下車的地方,
富士山給我們的回應卻是另一個永無止盡的之字路,
崩潰邊緣的三個人,
鬼扯般胡說八道來轉移雙腳的疼痛與麻木感,
謾罵沿路看到的登山客,(中文,of course)
揚言下山後要放把火燒了沿路看到的休息站,
大俠甚至計畫著明年再來爬一次的瘋狂念頭,
宜潔則是每走十步就要宣告一遍他的腳筋會斷掉....
我除了嘴巴唸唸有詞,
身體狀況差到已經出大太陽很久我還是穿著雨衣...
一堆亂七八糟的垃圾念頭佔滿了那段下山路途,
鼓舞彼此的勉勵加油聲、八卦故事分享,
還有狂罵那些在網路上寫說爬富士山多容易多輕鬆的混蛋自大狂......
擦身而過的登山客越來越多,
有輕裝前進的外國妞,
白髮蒼蒼日本老阿嬤,
年輕父母帶著只有小學年紀的小朋友全家出遊(這是個好選擇嗎?),
還有那種類似觀光團要整批上山的瘋狂族群,
我用了最痛苦的表情暗示他們改變心意,
但晴朗的天氣與御來光的致命吸引力讓他們忽略了我的聲聲呼喚(中文)。
心想著,
可悲的人們,
是無遠弗屆的網路給了他們錯誤的訊息,
還是人類心底最深層的慾望遮蔽了眾人視線......
和狗屎一樣臭的奇怪思想讓我有點忘記腳下的沈重感,
突然發覺五合目不遠了....
最後一陣衝刺,(宜潔的最後爆發力不是蓋的)
總算回到五合目啦.....
喘了相當久才慢慢恢復平靜,
看了看時間大概花了將近6小時才從山頂下來。(上山則是約七個小時)
而我們預定的回程班次為下午三點,(當時是一點)
拖著爆炸邊緣的屍體回到一開始出發的休息站,
用看起來像水龍頭漏水的超弱水流擦澡,(我連泡了整晚水的臭腳都洗啦)
(我們沒有付錢,當然)
三個人算是撿回條命,
如釋重負後不小心就在旁邊的餐桌上睡著....
後來還被掃地小妹叫醒...
或許是陰陽兩虛,
中午的五合目明明有陽光,
卻讓人冷的直哆嗦,
我們在售票亭旁曬著不太溫暖的太陽等著回程巴士到來....
沒記錯的話,
在車上雖然身心俱疲,
我卻沒睡著,
回想著過去18個小時幹得種種瘋狂舉動,
腦海裡盤算著回台灣後要怎麼還原真相,
讓往後的人們 別再重蹈我們的悲慘覆轍啦.......
富士山攻略大致完成,我們的骯髒冒險之旅才剛開始,
像那天晚上搭夜車上北海道,
不但持續沒洗澡,還發生了凌晨趕火車爆笑事件......
哈哈,
現在安穩的坐在電腦前,
喇叭播放著我聽不懂的古典音樂,
老媽皮皮逼逼在身旁呼呼大睡,
身體是剛洗完澡的完美狀態,
實在很難相信幾個星期前和大俠宜潔還在遙遠的富士山頂求生。
在心底盤算這輩子再也不要碰登山這種鬼玩意,
然而,回憶都是美麗的,
連最深層的痛苦都被我們用歷練之名美化...
讓這篇不知有無一萬字的小遊記,
作為我們都年輕過的最佳見證....
好遊記!!
回覆刪除遊記的奧妙之處就在能藏在日記之中
隨手可得
還可以盯著它來隱藏睡意
就算被患者抓包也告不了你
真不愧爲七種網路文章之首!
看完你這篇 應該沒人敢去了
回覆刪除我也是寫到睡著兩次才完成...
回覆刪除患者免驚!!
幾個要點提醒,
回覆刪除給還是執意要去攻頂的執著人們:
1.去回程的巴士要提早買,
不要拖到出發前一刻才想買票上車...
2.還是挑白天上下山比較好,
或是在山上住一夜,
雖然沒有御來光加持,
但山腳下的美景也是爬山良伴。
3.五合目那邊的休息區有置物櫃,
可以把下山後要換上的衣物寄放在那(要錢!),
能多少減輕背包的負重。
4.還是不要去比較好,
日本有很多其他更好玩的地方啦~
整個精闢的講解
回覆刪除看了讓我不禁神遊了一下
^^^^
沒錯 神遊
絕對不會去親自體驗的啦XD!!
話說回來
富士山攻頂也真可以拿來臭屁一下了
應該是個很好的回憶吧
死小孩,
回覆刪除你不回應我永遠不知道你有無名帳號啦...
這不就給回應了嗎
回覆刪除不過又話說回來
我有發現一個錯字..呵呵.."縱"走唷 ^.^
看到精闢的旅遊指南
讓我也忍不住精闢了一下
有空也來我無名逛逛吧
錯字多到我自己都沒力改啦~
回覆刪除將就一下囉!
天殺的好文,
回覆刪除剛剛跟從考場回來的大俠鬼扯幾句,
被他提醒了去年八月的富士山攻頂一事,
馬上調出本篇網誌,
果然精彩萬分~
很高興也很慶幸去年有把握那個時間與機會去玩,
而且是玩的很兇的那種,
讚阿~
這篇遊記我試了好幾種瀏覽器才可以看到
回覆刪除想不到最後成功的是firefox!
你的無名相簿空間不會不夠嗎?
去日本玩的幾篇遊記就佔掉我所有相簿的一半空間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