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醫學結束後,緊接著就是小兒科的course,
講到小朋友,疫苗自然是個大課題,
其實除了小孩,大人、老人也都有需要施打的疫苗喔(流感疫苗、肺炎雙球菌疫苗等...)~
先看小朋友的部份(在正牌小兒科醫師noapple前獻醜了)
這表是傳統的打法,(政府出錢,無料)

除了小兒科醫師之外其他人應該不需要去記憶(曾經在醫師國考前生吞死背起來,不堪回首),
算一算一個完全健康的小孩從出生的瞬間到年滿一歲六個月總共得挨上11針,
有鑑於小朋友打針很可憐以及藥商腦筋動很快,
便衍生出了非細胞型三合一、四合一、五合一甚至六合一打法(是我就發明11合一,最屌),
乍看之下很專業其實也沒啥大學問,
非細胞型三合一是把白喉百日咳破傷風TPT疫苗由原本的全細胞升等成非細胞型(理論上可以降低過敏機率),(約288元)
四合一就是把白喉百日咳破傷風TPT疫苗和B型嗜血桿菌(HIB)疫苗結合(3+1=4),(價格約670元)
五合一是把剛剛的四合一加上去活性小兒麻痺沙克疫苗(取代口服沙賓,針劑型是死菌製成,發生併發症的機會較低),(約1096元)
最新的六合一則是連B型肝炎疫苗都加進去一塊打。(價格約1400元)
打法上不用死背,按表打針即可,
而這邊提供一些記憶要點:
1. 活菌疫苗之間要馬就同時打,要馬就間隔一個月以上。(包括卡介苗、麻疹、水痘和沙賓口服疫苗)
2. 日本腦炎不可與白喉百日咳破傷風三合一同時打
3. IVIG與活菌疫苗需間隔六個月以上(MMR為九個月以上)
那些情況不能打疫苗,來看看衛生署列出七種疫苗之禁忌範圍:
一、卡介苗(BCG):
凡(一)發高燒或患有嚴重急性疾病者;(二)患有免疫不全或癌症者;(三)出生時患有嚴重之先天性疾病者;(四)新生兒體重低於2,500公克時,(五)疑為結核病患時,應先做結核菌素測驗;(六)有嚴重濕疹者。
二、白喉、百日咳、破傷風(DPT):
凡(一)發高燒或患有嚴重急性病者;(二)曾經對DPT混合疫苗有嚴重反應(如抽筋)者,應改用DT;(三)病後衰弱,有明顯的營養不良現象者;(四)患有嚴重心臟血管、腎臟及肝臟疾病者;(五)患有進行性痙攣症或神經系統疾病者;(六)正使用腎上腺皮質素或抗癌藥物者;(七)六歲以上,改用Td。
三、小兒麻痺(OPV):
凡(一)發高燒;(二)免疫能力受損者;(三)正使用腎上腺皮質素或抗癌藥物治療者;(四)孕婦。
四、B型肝炎(HBV):
凡(一)新生兒出生觀察48小時後,認定嬰兒外表、內臟機能及生活力不正常
者;(二)新生兒童體重低於 2,500 公克需延後注射;(三)有窒息、呼吸因難、
心臟機能不全、嚴重黃膽、昏迷或抽筋等病情者;(四)有先天性畸型及嚴重的內臟機能障礙者。
五、日本腦炎(JBE):
發高燒或患有嚴重急性疾病者。
六、麻疹(Measles):
(一)發高燒或患有嚴重疾病者;(二)免疫能力不全者;(三)正使用腎上腺皮質素或抗癌藥物治療者;(四)孕婦。
七、德國麻疹(Rubella):
(一)患有嚴重疾病者;(二)免疫能力不全者;(三)正使用腎上腺皮質素抗癌物治療者;(四)孕婦,均禁止注射。
廢話一堆就是發燒的儘量不要打,免疫力不好的不要打,懷孕的不要打,會過敏的不要打...

(分享一下國書的水痘照)
再來看看其他疫苗:
一、人類乳突狀病毒疫苗(HPV);這個則是跨到婦產科的領域。
HPV是造成子宮頸癌、陰道癌、生殖器菜花(condyloma)的病因,
而HPV有多達20種以上的血清型,
目前研發出來的疫苗有兩種:四價的疫苗(包括type 6, 11, 16, 18)以及兩價(type 16 and 18),
適合尚未發生性行為的女性接種,
可降低65-70%子宮頸癌發生率,降低90%得到菜花的機率(所以男生也可以打來預防!),
四價的疫苗需接受三次劑量(好像一次約4000元),
目前還沒有健保給付就是了...(花一萬二降低子宮頸癌罹患率七成,大家可以自己敲計算機)
二、肺炎鏈球菌疫苗:
這有分成老人與小孩劑型,
主要就是針對經常造成肺炎、中耳炎、致命腦膜炎的streptococcus pneumoniae使用的疫苗,
目前健保給付75歲以上老人免費施打,(五年一次?)
而小朋友則預計2011年健保開始給付(聽說的),
目前自費要價2950元。
三、輪狀病毒疫苗:
大人小朋友絡賽的一大主因就是rotavirus,
只需要極少量病毒數目即可導致嚴重腹瀉(一天二十幾次!!),
尤其是九個月以上兩歲以下小朋友較常遇到。
打法是八個月大以內完成2-3劑,一樣得自費。
四、A型肝炎疫苗;
這個原本稍冷的議題自從赴大陸經商人數爆增之後有點炒熱,
因為A型肝炎本身就跟居住環境和飲食有絕對關係,
通常在前往高危險地區(大陸、東南亞)或當地流行A肝則建議施打(自費),
現在的接種方式是肌肉注射兩劑,兩劑間隔六個月至一年。
接種2劑新型疫苗之後其抗體可持續超過十年以上,目前仍未建議要補接種。
五、流感疫苗:
最近新流感的大流行使得流感疫苗成為相當夯的話題,
早在三年前當intern就開始收到單子要施打(醫院工作者為高危險群,醫院會給付施打),
結果在大俠的慫恿下決定當落跑醫師,
理由是聽很多人打完之後肌肉酸痛、全身倦怠甚至引發感冒(聽到這個八成的人都會倒彈)。
逃得了一時逃不了一世,
相隔幾年再度回到長庚上班,也再一次收到疫苗通知單,
甚至聽說若惡意逃脫會被要求寫報告懲處...
乖乖接受打針,
其實沒有想像中來的難過,
針頭本身很細(12號以下)很短,
副作用在我身上也僅有注射區域局部酸重感,約半天自然緩解。
後來倒是很神奇的好像真的沒有感冒耶!!
列舉一下我國疾病管制局規劃四類主要接種對象:
1. 六十五歲以上老人、機構對象及特殊族群
2. 六個月以上兩歲以下幼兒
3. 醫療機構之醫護等工作人員及衛生等單位之防疫相關人員
4. 禽畜養殖等相關行業工作人員及動物防疫人員
流感疫苗每年依照預期會發生的流感病毒種類決定施打劑型(分A、B型),
而這一波新流感似乎南韓那邊已經有研發出新流感專用疫苗,必要時可以在全世界量產(天曉得是不是虎爛),
看到最近疫情一波又起,
除了老掉牙的奉勸大家勤洗手、多運動、多休息之外,
囤積克流感和口罩,還有及時行樂更是關鍵!
講到小朋友,疫苗自然是個大課題,
其實除了小孩,大人、老人也都有需要施打的疫苗喔(流感疫苗、肺炎雙球菌疫苗等...)~
先看小朋友的部份(在正牌小兒科醫師noapple前獻醜了)
這表是傳統的打法,(政府出錢,無料)
除了小兒科醫師之外其他人應該不需要去記憶(曾經在醫師國考前生吞死背起來,不堪回首),
算一算一個完全健康的小孩從出生的瞬間到年滿一歲六個月總共得挨上11針,
有鑑於小朋友打針很可憐以及藥商腦筋動很快,
便衍生出了非細胞型三合一、四合一、五合一甚至六合一打法(是我就發明11合一,最屌),
乍看之下很專業其實也沒啥大學問,
非細胞型三合一是把白喉百日咳破傷風TPT疫苗由原本的全細胞升等成非細胞型(理論上可以降低過敏機率),(約288元)
四合一就是把白喉百日咳破傷風TPT疫苗和B型嗜血桿菌(HIB)疫苗結合(3+1=4),(價格約670元)
五合一是把剛剛的四合一加上去活性小兒麻痺沙克疫苗(取代口服沙賓,針劑型是死菌製成,發生併發症的機會較低),(約1096元)
最新的六合一則是連B型肝炎疫苗都加進去一塊打。(價格約1400元)
打法上不用死背,按表打針即可,
而這邊提供一些記憶要點:
1. 活菌疫苗之間要馬就同時打,要馬就間隔一個月以上。(包括卡介苗、麻疹、水痘和沙賓口服疫苗)
2. 日本腦炎不可與白喉百日咳破傷風三合一同時打
3. IVIG與活菌疫苗需間隔六個月以上(MMR為九個月以上)
那些情況不能打疫苗,來看看衛生署列出七種疫苗之禁忌範圍:
一、卡介苗(BCG):
凡(一)發高燒或患有嚴重急性疾病者;(二)患有免疫不全或癌症者;(三)出生時患有嚴重之先天性疾病者;(四)新生兒體重低於2,500公克時,(五)疑為結核病患時,應先做結核菌素測驗;(六)有嚴重濕疹者。
二、白喉、百日咳、破傷風(DPT):
凡(一)發高燒或患有嚴重急性病者;(二)曾經對DPT混合疫苗有嚴重反應(如抽筋)者,應改用DT;(三)病後衰弱,有明顯的營養不良現象者;(四)患有嚴重心臟血管、腎臟及肝臟疾病者;(五)患有進行性痙攣症或神經系統疾病者;(六)正使用腎上腺皮質素或抗癌藥物者;(七)六歲以上,改用Td。
三、小兒麻痺(OPV):
凡(一)發高燒;(二)免疫能力受損者;(三)正使用腎上腺皮質素或抗癌藥物治療者;(四)孕婦。
四、B型肝炎(HBV):
凡(一)新生兒出生觀察48小時後,認定嬰兒外表、內臟機能及生活力不正常
者;(二)新生兒童體重低於 2,500 公克需延後注射;(三)有窒息、呼吸因難、
心臟機能不全、嚴重黃膽、昏迷或抽筋等病情者;(四)有先天性畸型及嚴重的內臟機能障礙者。
五、日本腦炎(JBE):
發高燒或患有嚴重急性疾病者。
六、麻疹(Measles):
(一)發高燒或患有嚴重疾病者;(二)免疫能力不全者;(三)正使用腎上腺皮質素或抗癌藥物治療者;(四)孕婦。
七、德國麻疹(Rubella):
(一)患有嚴重疾病者;(二)免疫能力不全者;(三)正使用腎上腺皮質素抗癌物治療者;(四)孕婦,均禁止注射。
廢話一堆就是發燒的儘量不要打,免疫力不好的不要打,懷孕的不要打,會過敏的不要打...
(分享一下國書的水痘照)
再來看看其他疫苗:
一、人類乳突狀病毒疫苗(HPV);這個則是跨到婦產科的領域。
HPV是造成子宮頸癌、陰道癌、生殖器菜花(condyloma)的病因,
而HPV有多達20種以上的血清型,
目前研發出來的疫苗有兩種:四價的疫苗(包括type 6, 11, 16, 18)以及兩價(type 16 and 18),
適合尚未發生性行為的女性接種,
可降低65-70%子宮頸癌發生率,降低90%得到菜花的機率(所以男生也可以打來預防!),
四價的疫苗需接受三次劑量(好像一次約4000元),
目前還沒有健保給付就是了...(花一萬二降低子宮頸癌罹患率七成,大家可以自己敲計算機)
二、肺炎鏈球菌疫苗:
這有分成老人與小孩劑型,
主要就是針對經常造成肺炎、中耳炎、致命腦膜炎的streptococcus pneumoniae使用的疫苗,
目前健保給付75歲以上老人免費施打,(五年一次?)
而小朋友則預計2011年健保開始給付(聽說的),
目前自費要價2950元。
三、輪狀病毒疫苗:
大人小朋友絡賽的一大主因就是rotavirus,
只需要極少量病毒數目即可導致嚴重腹瀉(一天二十幾次!!),
尤其是九個月以上兩歲以下小朋友較常遇到。
打法是八個月大以內完成2-3劑,一樣得自費。
四、A型肝炎疫苗;
這個原本稍冷的議題自從赴大陸經商人數爆增之後有點炒熱,
因為A型肝炎本身就跟居住環境和飲食有絕對關係,
通常在前往高危險地區(大陸、東南亞)或當地流行A肝則建議施打(自費),
現在的接種方式是肌肉注射兩劑,兩劑間隔六個月至一年。
接種2劑新型疫苗之後其抗體可持續超過十年以上,目前仍未建議要補接種。
五、流感疫苗:
最近新流感的大流行使得流感疫苗成為相當夯的話題,
早在三年前當intern就開始收到單子要施打(醫院工作者為高危險群,醫院會給付施打),
結果在大俠的慫恿下決定當落跑醫師,
理由是聽很多人打完之後肌肉酸痛、全身倦怠甚至引發感冒(聽到這個八成的人都會倒彈)。
逃得了一時逃不了一世,
相隔幾年再度回到長庚上班,也再一次收到疫苗通知單,
甚至聽說若惡意逃脫會被要求寫報告懲處...
乖乖接受打針,
其實沒有想像中來的難過,
針頭本身很細(12號以下)很短,
副作用在我身上也僅有注射區域局部酸重感,約半天自然緩解。
後來倒是很神奇的好像真的沒有感冒耶!!
列舉一下我國疾病管制局規劃四類主要接種對象:
1. 六十五歲以上老人、機構對象及特殊族群
2. 六個月以上兩歲以下幼兒
3. 醫療機構之醫護等工作人員及衛生等單位之防疫相關人員
4. 禽畜養殖等相關行業工作人員及動物防疫人員
流感疫苗每年依照預期會發生的流感病毒種類決定施打劑型(分A、B型),
而這一波新流感似乎南韓那邊已經有研發出新流感專用疫苗,必要時可以在全世界量產(天曉得是不是虎爛),
看到最近疫情一波又起,
除了老掉牙的奉勸大家勤洗手、多運動、多休息之外,
囤積克流感和口罩,還有及時行樂更是關鍵!
最後那張照片的重點是...髮型!!
回覆刪除歷史鏡頭!!
看完這篇我覺得法律好親切
回覆刪除整理的不錯
回覆刪除推最後一張照片
生個小孩就背起來了!那2張照片超讚!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