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鑑於paper念完看過就丟很不環保也相當沒有效率,
決定仿照大俠的決心(請參考他的愛心基金篇),
從現在起開始將看過覺得不錯的paper進行整理歸納,
除了書面版的裝訂,
順手將自己的一點心得整理上來,
原則上就是依照該篇的大綱排版。
如此一來,以後要找資料或複習重點都將事半功倍!
Topic:【NEJM】Current Management of Acute Cutaneous Wounds (2008)
Website: http://content.nejm.org/cgi/content/full/359/10/1037
因為七月run到整外,
發現自己對於wound care的知識貧乏到極點,
剛好NEJM上頭有專篇討論wound care,於是唸過。
#General Principles of Care:
傷口照護目標:提早癒合,恢復功能,減少感染和進一步傷害
傷口照護大原則:
1.用開水或N/S大量沖
2.注意病患有無破傷風免疫力
3.Moist environment acclerates healing:避免脫水,刺激collagen合成和血管新生,促進美觀,減少感染,減少花費
4.Moist environment 提供方式:局部抗生素藥膏或occlusive dressing(比較不痛且方便,但較貴)
5.病房常用的Wet dressing竟然不被建議!因為會把組織浸軟又促進細菌滋生!!
6.預防性抗生素:幾乎不被建議使用
#Abrasion:
分成深淺兩種,以有無傷害到dermis以下為準(淺的用抗生素藥膏照顧,深的要找外科補皮)
注意post-traumatic tatooing:因為傷口殘餘外來物留下的色素沈澱,常發生在爆炸、火災及雷殘(Road rash,超生動英文)
要避免tatoo,24小時內幫傷口裡頭的異物清乾淨是關鍵!
#Laceration:依嚴重度分成三種
Category I tear:no tissue loss,用外科膠布貼起來和一般敷料即可
Category II tear: partial tissue loss
Category III tear: complete tissue loss
== 這兩種要用吸附性敷料換藥(ex. hydrocolloids類似3M賣得豆豆貼布, hydrogels, silicon-coater dressing)
在上頭再覆蓋吸收性紗布作為第二層
#Puncture wound:
1. 常見菌種: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streptococcus pyogenes
2. 如果穿球鞋被刺傷,要懷疑pseudomonas related osteomyelitis
3. 如果是前腳(forefoot?)的深度刺傷,需使用預防抗生素喔!
#Mammalian Bites:
1. 貓咬傷口比較深,感染率也比小狗咬的高
2. 人咬最髒:除了傷口清洗,直接用Augmentin治療,記得不要關傷口(delay primary closure)
3. 預防性抗生素使用時機:手部受傷以及人咬傷
#Subungual Hematoma:指甲下瘀血,這個問我最準
1. 通常不用拔指甲,除非血塊超過指甲一半以上(早期觀念)或指甲已經變形或周圍組織破壞才要直接拔掉
2. 取代方式:simple nail trephinat(環鋸手術):好像是在血塊周圍打幾個洞作引流,根據統計他的愈後跟指甲拔掉差不多,但更美觀減少破壞
3. 個人經驗:指甲底下流血根本不用看醫師,反正血量太大指甲自然會壞死脫落,血量少會自行吸收可以當作沒這回事
#Burns:超級大topic,只講重點
1. 一度:局限於表皮,會紅會痛,幾天時間會好
2. 淺二度(partial thickness):表皮及部份真皮,起乾淨水泡(水滴狀),會痛,少疤,兩週癒合
3. 深二度:出血性水泡,上頭有紅白相間的死表皮覆蓋,嚴重的疤痕,需三週以上復原,要用topical anti-microbial agents
4. 三度及full thickness:看起來像太陽曬到的深棕色皮革,也要用表面抗生素或吸附性敷料
5. 環形燒傷:常發生在四肢及脖子,注意血流壓迫,必要時執行escharotomy(類似fasciotomy吧)
6. 普通病房住院條件:大人10-20%,小孩老人5-10%,或是2-5%full thickness burn
7. 燙傷ICU住院條件: 比普通病房更嚴重者,以及高電壓電傷、化學傷害、五官及生殖器燙傷,伴隨嚴重骨折等等
8. 燙傷面積公式:小孩用Lund-Browder chart,超過10歲用rule of 9 (手掌1%)
9. 沖水方式:用15-25度的開水連續衝半小時,直到不會痛
10.水泡處理:除非超過3公分或長在關節活動處才用無菌方式弄破
圖示:

A.淺二度,B:深二度,C:三度燙傷
#Chemical burns:
1. 也是用水狂沖
2. 注意特例:Li, Na, K, Mg不可用水沖,回想一下國中理化實驗課老師的警告和同學的惡作劇
3. 如果是氫氟酸弄到:很痛,注意低血鈣發生導致心律不整,可用IV or SC Calcium gluconate
#Frosbite:凍傷
1.用40-42度的水沖20分鐘
2.沖完水在評估嚴重度,不然在沖之前看起來都差不多
3.一週後可用Technetium-99m追蹤
4.通常還得用支架固定患肢並抬高傷處(這部份不知道為什麼?!)
5.有研究說可以在24小時內(或溫水沖6小時內)可用tPA可降低截肢範圍!
決定仿照大俠的決心(請參考他的愛心基金篇),
從現在起開始將看過覺得不錯的paper進行整理歸納,
除了書面版的裝訂,
順手將自己的一點心得整理上來,
原則上就是依照該篇的大綱排版。
如此一來,以後要找資料或複習重點都將事半功倍!
Topic:【NEJM】Current Management of Acute Cutaneous Wounds (2008)
Website: http://content.nejm.org/cgi/content/full/359/10/1037
因為七月run到整外,
發現自己對於wound care的知識貧乏到極點,
剛好NEJM上頭有專篇討論wound care,於是唸過。
#General Principles of Care:
傷口照護目標:提早癒合,恢復功能,減少感染和進一步傷害
傷口照護大原則:
1.用開水或N/S大量沖
2.注意病患有無破傷風免疫力
3.Moist environment acclerates healing:避免脫水,刺激collagen合成和血管新生,促進美觀,減少感染,減少花費
4.Moist environment 提供方式:局部抗生素藥膏或occlusive dressing(比較不痛且方便,但較貴)
5.病房常用的Wet dressing竟然不被建議!因為會把組織浸軟又促進細菌滋生!!
6.預防性抗生素:幾乎不被建議使用
#Abrasion:
分成深淺兩種,以有無傷害到dermis以下為準(淺的用抗生素藥膏照顧,深的要找外科補皮)
注意post-traumatic tatooing:因為傷口殘餘外來物留下的色素沈澱,常發生在爆炸、火災及雷殘(Road rash,超生動英文)
要避免tatoo,24小時內幫傷口裡頭的異物清乾淨是關鍵!
#Laceration:依嚴重度分成三種
Category I tear:no tissue loss,用外科膠布貼起來和一般敷料即可
Category II tear: partial tissue loss
Category III tear: complete tissue loss
== 這兩種要用吸附性敷料換藥(ex. hydrocolloids類似3M賣得豆豆貼布, hydrogels, silicon-coater dressing)
在上頭再覆蓋吸收性紗布作為第二層
#Puncture wound:
1. 常見菌種: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streptococcus pyogenes
2. 如果穿球鞋被刺傷,要懷疑pseudomonas related osteomyelitis
3. 如果是前腳(forefoot?)的深度刺傷,需使用預防抗生素喔!
#Mammalian Bites:
1. 貓咬傷口比較深,感染率也比小狗咬的高
2. 人咬最髒:除了傷口清洗,直接用Augmentin治療,記得不要關傷口(delay primary closure)
3. 預防性抗生素使用時機:手部受傷以及人咬傷
#Subungual Hematoma:指甲下瘀血,這個問我最準
1. 通常不用拔指甲,除非血塊超過指甲一半以上(早期觀念)或指甲已經變形或周圍組織破壞才要直接拔掉
2. 取代方式:simple nail trephinat(環鋸手術):好像是在血塊周圍打幾個洞作引流,根據統計他的愈後跟指甲拔掉差不多,但更美觀減少破壞
3. 個人經驗:指甲底下流血根本不用看醫師,反正血量太大指甲自然會壞死脫落,血量少會自行吸收可以當作沒這回事
#Burns:超級大topic,只講重點
1. 一度:局限於表皮,會紅會痛,幾天時間會好
2. 淺二度(partial thickness):表皮及部份真皮,起乾淨水泡(水滴狀),會痛,少疤,兩週癒合
3. 深二度:出血性水泡,上頭有紅白相間的死表皮覆蓋,嚴重的疤痕,需三週以上復原,要用topical anti-microbial agents
4. 三度及full thickness:看起來像太陽曬到的深棕色皮革,也要用表面抗生素或吸附性敷料
5. 環形燒傷:常發生在四肢及脖子,注意血流壓迫,必要時執行escharotomy(類似fasciotomy吧)
6. 普通病房住院條件:大人10-20%,小孩老人5-10%,或是2-5%full thickness burn
7. 燙傷ICU住院條件: 比普通病房更嚴重者,以及高電壓電傷、化學傷害、五官及生殖器燙傷,伴隨嚴重骨折等等
8. 燙傷面積公式:小孩用Lund-Browder chart,超過10歲用rule of 9 (手掌1%)
9. 沖水方式:用15-25度的開水連續衝半小時,直到不會痛
10.水泡處理:除非超過3公分或長在關節活動處才用無菌方式弄破
圖示:
A.淺二度,B:深二度,C:三度燙傷
#Chemical burns:
1. 也是用水狂沖
2. 注意特例:Li, Na, K, Mg不可用水沖,回想一下國中理化實驗課老師的警告和同學的惡作劇
3. 如果是氫氟酸弄到:很痛,注意低血鈣發生導致心律不整,可用IV or SC Calcium gluconate
#Frosbite:凍傷
1.用40-42度的水沖20分鐘
2.沖完水在評估嚴重度,不然在沖之前看起來都差不多
3.一週後可用Technetium-99m追蹤
4.通常還得用支架固定患肢並抬高傷處(這部份不知道為什麼?!)
5.有研究說可以在24小時內(或溫水沖6小時內)可用tPA可降低截肢範圍!
隨便一篇就花了相當多時間,
回覆刪除看來以後得更精簡的整理才有意義!
成大事也需與眾不同的決心阿!
原來,嚴重度是人咬>貓咬>狗咬啊?
回覆刪除真是有趣.....
不過為什麼我們天天刷牙,口腔裡的細菌還是比小動物可怕咧?
Moist environment 提供方式:局部抗生素藥膏或occlusive
回覆刪除dressing-->可以問我老婆